講 座 一
講座題目:從疫情大考中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報 告 人:曾云燕
報告時間:2020年11月4日(周三)13:30-15:00
報告地點:眾創空間106教室
講座內容: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突襲而至,瘋狂肆虐,傳播之快和感染之廣,前所未有,這是一場全球性的災難。能否有效應對這場重大疫情,是對世界各國制度的嚴峻考驗,中國制度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贏得舉世欽佩。本講座詳細分析疫情防控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即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集中力量辦大事等等,并對比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所作所為以此來彰顯我們的制度優勢。通過講座,使聽眾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具有的顯著優勢,是抵御風險挑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奪取抗疫斗爭全面勝利還需要付出持續努力。我們要繼續發揮制度優勢,傳承抗疫精神,勠力同心、銳意進取,堅定“四個自信”,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報告人簡介:
曾云燕,教授,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教師,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學與研究工作。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和參與各級各類課題20余項。
講 座 二
講座題目:基于移動終端的制造業企業生產流程實時管控
報 告 人:張南
報告時間:2020年11月4日(周三)13:30-15:00
報告地點:眾創空間104教室
講座內容:
在德國提出“工業4.0”計劃及我國部署“中國制造2025” 制造強國戰略計劃這一背景下,工業生產中將更多的融入網絡、二維碼、信息系統等信息化技術,制造業將面臨技術轉型。本講座提出了生產流程實時管控方法,其中包括生產計劃動態制定及動態調整、工藝過程實時跟蹤及追溯、生產數據實時可視化等。在此基礎上通過智能化、網絡化、集成化和管理創新等技術,實現了利用移動終端實時采集、管理生產過程數據,提升了制造業企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管理能力。
報告人簡介:
張南,講師,長期從事信息化管理相關方向的研究,作為第一作者已發表1篇SCI論文。開發并實施了大連某企業生產管理系統,該系統以生產計劃為主線,對企業制造的各種資源進行統一的計劃和控制,實現對企業的生產資源有效整合,為各制造業企業解決管理瓶頸,包括簡化流程,降低成本和提供利潤所需的控制力和洞察力等功能。該系統從上線運行至今,經過不斷的維護、升級,目前仍然穩定運行。
講 座 三
講座題目:基于表達能力的AI訓練系統開發對策
報 告 人:趙新博
報告時間:2020年11月4日(周三)13:30-15:00
報告地點: 眾創空間202教室
講座內容:
隨著人工智能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及其實踐的廣泛開展,“人工智能”已從最初的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領域逐漸向其他領域輻射,為跨學科、跨行業的交叉、融合研究提供了諸多新的可能。本講座以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技術”為切入點,詳細介紹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發展動向。其中,由于表達能力在教育、商務與國際交流等領域日益受到重視,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探究表達過程中諸如肢體動作、表情、眼神交流等非語言表現的標準,使以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以經驗為主的非語言表現等“隱性知識”變為更容易傳遞與認知的“顯性知識”成為一個新的研究課題。本講座詳細介紹了表達能力提升訓練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通過利用人工智能訓練輔助系統進行訓練,進而提高練習者表達能力的對策。最后通過現場演示互動環節,讓聽眾有機會親自體驗Kinect傳感器與訓練原型系統。通過該講座,聽眾能了解到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成果,理解基于表達能力的人工智能訓練系統及相應的開發過程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最后,在實際體驗中加深聽眾印象,增強對相關前沿科技知識的興趣,拓寬知識面,促進專業課程的學習。
報告人簡介:
趙新博,信息管理學院講師,博士,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會員。曾分別就職于中日軟件開發企業,熟悉對日開發項目流程。近年來主要從事應用高性能傳感器的智能化演講訓練系統的開發與評價等。此外也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高等職業技術培訓以及服裝設計等領域的可行性。曾發表日本電氣學會(IEEJ)期刊與KES國際會議期刊各1篇;另外日本情報處理學會(IPSJ)研究報告數篇。